“洋食品”披“洋裝”也不一定正宗
2013/8/7 13:53:18 閱讀數(shù):689 信息分類:
食品招商 編輯:晨輝
隨著生活多元化和消費多元化,越來越多的“洋食品”出現(xiàn)在國內(nèi),大街小巷隨處可見“洋食品”專賣店,超市中也均設有“洋食品”陳列專柜。然而不少細心的市民發(fā)現(xiàn)進口食品的外包裝上全是“洋文 ”,根本看不懂,很多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,但是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》的規(guī)定,正規(guī)的進口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以及中文說明書。
如今市面上的“洋食品”不光包裝精美,而且品類特別多,著實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去購買?墒怯屑毿牡南M者發(fā)現(xiàn),有時候會發(fā)現(xiàn)這些進口食品的外包裝上都是“洋文”,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內(nèi)容,只能看著外包裝的圖案或者憑著感覺買!澳憧催@幾種辣椒醬、黃豆醬都標注有韓文和中文說明,能夠讓消費者對食品信息一目了然,但是你看這幾類薯條、蠶豆、指頭餅干,就全部都是韓文 ,如果沒有見過、沒有吃過也沒有熟人推薦的話確實不太敢買。”市民宮女士說,她有時候覺得“洋食品”就該穿“洋裝”,有中文摻雜在其中就不正宗了,但是偶爾看到?jīng)]有中文說明的“洋食品”,想了解具體信息的時候又無從下手,挺糾結的。
記者采訪得知,不少消費者都認為既然是“洋食品”理應是一身“洋裝”,但是實際上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》第六十六條對進口食品有著明確的規(guī)定:“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、中文說明書。標簽、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、行政法規(guī)的規(guī)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,載明食品的原產(chǎn)地以及境內(nèi)代理商的名稱、地址、聯(lián)系方式。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、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、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(guī)定的,不得進口!